后背畏寒是什么原因
首先考慮是陽虛體質造成的。祖國醫(y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也就是說,人體陽氣衰微,氣血不足,衛(wèi)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就特別容易怕冷。
特別怕冷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除畏寒外,免疫與抗病能力下降,極容易患感冒,并往往出現(xiàn)頭部發(fā)沉,肩膀發(fā)僵,倦怠乏力以及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等癥狀。
其次,背為足太陽膀胱經分布,與足少陰腎經相表里,考慮腎陽虛,或脾腎陽虛。腎陽為元陽,一身陽氣根本,靠后天脾陽培補,脾主肌肉四肢,“清陽實四肢”故脾腎陽虛皆可有陽虛,陽失溫煦、推動和衛(wèi)外的功能。
對年老體弱而又陽虛者,中醫(yī)多采用益氣助陽之法,用黃芪、人參、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術等組成的補中益氣湯為主方,加防風、干姜等治療,或用右歸丸加減,適當選擇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仙茅、仙靈脾等溫腎壯陽的中藥(中醫(yī)認為陰陽互根,補腎陽需要兼補腎陰)多可取得良效,以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fā)生。
也可選擇溫陽驅寒藥膳:
當歸生姜羊肉湯,加入桂皮、丁香、胡椒、大蔥、食鹽等,具有溫陽活血散寒作用。
適當運動,促進氣血流通;外避風寒。
相關推薦
- 暫無數(sh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