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尿路感染
一)定義單純性尿路感染是指發(fā)生于泌尿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功能正常而又無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癥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藥物治療即可治愈,通常不會對腎臟功能造成影響。(二)臨床表現(xiàn)
1.急性單純性膀胱炎 臨床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痛、恥骨上膀胱區(qū)或會陰部不適、尿道燒灼感。常見終末血尿,體溫正?;騼H有低熱。
2.急性單純性腎盂腎炎 患者同時具有尿路刺激征、患側或雙側腰部脹痛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和全身癥狀。
(三)診斷
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獲得診斷。
(四)治療
1.絕經(jīng)前非妊娠婦女急性單純性膀胱炎的治療
(1)短程療法:可選擇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諾酮類、第二代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抗菌藥物。絕大多數(shù)急性單 純性膀胱炎患者經(jīng)單劑療法或3日療法治療后,尿菌可轉(zhuǎn)陰。
(2)對癥治療。
2.絕經(jīng)后女性急性單純性膀胱炎的治療 治療方案同絕經(jīng)期前非妊娠婦女的急性單純性膀胱炎??稍趮D科醫(yī)師的指導下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
3. 非妊娠婦女急性單純性腎盂腎炎的治療 對僅有輕度發(fā)熱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腎盂腎炎,或3日療法治療失敗的下尿路感染患者,應口服有效抗菌藥物14日。如果用藥后48~72小時仍未見效,則應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有效藥物治療。治療后應追蹤復查,如用藥14日后仍有菌尿,則應根據(jù)藥敏試驗改藥,再治療6周。
對發(fā)熱超過38.5℃、肋脊角壓痛、血白細胞升高等或出現(xiàn)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懷疑有菌血癥者,首先應予以胃腸外給藥(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在退熱72小時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藥物(喹諾酮類、第二代或第三代頭孢菌素類等)完成2周療程。
藥物選擇:①第3代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廣譜青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芐西林等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效;③第三代頭孢菌素類,如頭孢他啶、頭孢哌酮等對銅綠假單胞菌有較好的療效;④對社區(qū)高氟喹諾酮耐藥和ESBLs陽性的大腸桿菌的地區(qū),初次用藥必須使用b-內(nèi)酰胺酶復合制劑、氨基糖苷類或碳青霉烯類藥物治療;⑤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但應嚴格注意其副作用。
4. 無癥狀菌尿(ASB)的治療 推薦篩查和治療孕婦或準備接受可能導致尿道粘膜出血的侵入性操作的ASB患者。不推薦對絕經(jīng)前非妊娠婦女、老年人、留置導尿管、腎造瘺管或輸尿管導管、脊髓損傷等患者的ASB進行治療。
5.復發(fā)性單純性尿路感染的治療 ①再感染:可考慮用低劑量長療程抑菌療法作預防性治療。在每晚睡前或性交排尿后,口服以下藥物之一:如SMZ-TMP半片或一片、TMP 50mg、呋喃妥因50mg(為防止腎功能損害,在長期使用以上藥物時應適當增加液體攝入量)或左氧氟沙星100mg等,此外,亦可采用每7-10天口服一次磷霉素氨丁三醇方法。對已絕經(jīng)女性,可加用雌激素以減少復發(fā)。本療法通常使用半年,如停藥后仍反復再發(fā),則再給予此療法1~2年或更長。②復發(fā):應根據(jù)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菌藥物,用最大允許劑量治療6周,如不奏效,可考慮延長療程或改用注射用藥。
6.男性急性單純性泌尿道感染 通常只需接受7天治療方案。但合并前列腺感染,其它發(fā)熱性泌尿道感染,腎盂腎炎,反復感染,或懷疑存在復雜因素導致感染的成年患者,推薦使用喹諾酮類藥物2周,并排除其它致感染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