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窄性心包炎的治療方案
縮窄性心包炎應該怎么治療呢?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案是很多的,下面就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青海地區(qū)由于經(jīng)濟落后,人民的保健意識較差,結核病發(fā)病率仍較高,結核病導致的縮窄性心包炎發(fā)病率較高,我院收治的患者年齡最小9歲,現(xiàn)就縮窄性心包炎的治療發(fā)表較簡單的論述。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癥所導致心包增厚、粘連甚至鈣化,使心臟舒張、收縮受限,心功能減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疾病。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多數(shù)由結核性心包炎所致。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縛心臟,全身各臟器淤血,出現(xiàn)頸靜脈怒張、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結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個月出現(xiàn)癥狀。常見的有疲乏、氣短、尿少、腹脹、食欲減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腫者,呼吸困難加重。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線檢查可診斷。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一旦確定診斷,應盡早手術治療。
術前應根據(jù)病人情況作好準備工作。如限制鈉鹽、適當應用利尿劑(速尿,雙氫克尿塞),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加強營養(yǎng),補充蛋白質(zhì)、維生素、小量輸血或血漿、結核性病人抗癆治療,以及適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體征:有頸靜脈怒張、肝大、腹水、下肢浮腫、心率增快。 典型縮窄性心包炎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診斷并不困難。臨床上常需要與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及結核性腹膜炎相鑒別。限制型心肌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血流動力學改變與本病很相似,兩者鑒別可能十分困難,必要時需通過心內(nèi)膜心肌活檢來診斷。
治療方案:一旦確診,應在急性癥狀消退后,及早考慮心包剝脫手術,以免發(fā)生心肌萎縮而影響手術療效。手術前應臥床休息。低鹽飲食,酌情給予利尿劑,有貧血及血清蛋白降低者,應給予支持療法,改善一般狀況,有活動性結核病者,在手術前后均應積極進行抗結核治療。對病程較長,心功能減退較明顯者,術前或術后可給予強心劑,小劑量西地蘭或地高辛,以防萎縮的心肌在增加負擔后發(fā)生心力衰竭。單有心包鈣化而無靜脈壓增高者不需特殊治療,心肌對強心劑反應差或肝腎功能很差者,不宜手術。
心包剝脫術是治療縮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術后存活者90%癥狀明顯改善,恢復勞動力。故目前主張早期手術,即在臨床上心包感染基本上已控制時就可施行手術,過遲手術患者心肌常有萎縮及纖維變性,手術雖成功但因心肌病變致術后情況改善不多,甚至因變性的心肌不能適應進入心臟血流的增多而發(fā)生心力衰竭,此外過遲手術也因一般情況不佳會增加患者手術的危險性。
縮窄性心包炎如果拖延治療,多因衰竭、腹水及周圍水腫或嚴重心臟并發(fā)癥而致殘或死亡,如能及早進行徹底的心包剝脫手術,大部分病人可取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