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夏天喝水講究多
隨著炎炎夏季的到來,人體每天的排汗量會明顯增加,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造成身體缺水狀態(tài)。那么,如何及時補充水分呢?
?
堅持早晚一杯水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水的攝取和排出量應(yīng)該是大致平衡的。人體每天通過尿液、呼吸、皮膚蒸發(fā)等排出水分總量為2000~2500ml,故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攝入水量至少為2000ml。但要注意的是,人體需水量往往隨著體力活動增加、溫度變化、出汗量等改變而有所增加,尤其是進入夏季以后,排汗量明顯增加,要注意調(diào)整飲水量。
飲水的時段應(yīng)該分配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刻,少量多次,慢慢飲用,每次約200ml。尤其是老年朋友渴喝反應(yīng)比較遲鈍,不能等到嘴巴發(fā)干才想起來喝水。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喝水習慣,但推薦大家長期堅持早晚各喝一杯水(200ml)。人體在空腹的情況下,喝下去的水在1小時左右就能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所以清晨喝一杯水,一是可以達到稀釋血液黏稠度的目的,二是幫助消化液的分泌和增進食欲,三是促進腸胃蠕動,有利于排便。而睡前1~2小時喝一杯水,有利于補充夜間隱性失水和尿液帶走的水分,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fā)。
夏天喝什么水好
?
夏季出汗流失的不僅是水分,還有礦物質(zhì)、維生素、氨基酸等。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飲用自來水、礦泉水、純凈水雖然能很好緩解人體缺水的狀況,卻補充不了流失的營養(yǎng)素。大量灌水還會降低體液中電解質(zhì)的濃度,引發(fā)肌肉痙攣等不適癥狀。
各種甜飲料、果汁飲料因為含有高糖、高能量且營養(yǎng)素比較單調(diào),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蛋白質(zhì)含量少,因此不推薦大量飲用。至于那些富含咖啡因的飲料和濃茶,本身就有利尿的作用,也不適合在大量出汗后飲用。夏季大量出汗后,自制的綠豆湯、紅豆薏米湯、果蔬汁是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消暑降溫補充水分,還能起到補充維生素、蛋白質(zhì)和礦物質(zhì)的效果。
喝水掌握五原則
1
喝溫不喝涼:
喝涼水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腹瀉等胃腸不適。而過燙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誘發(fā)食道癌。因此,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2
喝淡不喝甜:
天熱時,應(yīng)喝些淡鹽水補充鈉,自制綠豆湯、檸檬水亦能補充丟失的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需要提醒的是,不推薦大量飲用甜飲料,更不能用它們來代替白開水。
3
慢喝不快喝:
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并無好處??焖俅罅亢人畷杆傧♂屟?,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引起打嗝或腹脹。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幾次徐徐咽下,這樣可以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
4
喝水不晚喝:
當出現(xiàn)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等狀況時,說明機體細胞已經(jīng)開始脫水,此時再喝水已經(jīng)是“被動飲水”。喝水跟吃飯一樣,也需要定時,應(yīng)變被動飲水為主動飲水,在感覺到“口渴”之前喝水。
5
喝水也“吃”水:
比起普通的水,黃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更容易進入細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時,也要“吃”水。另外,水果、蔬菜富含各種抗氧化劑、礦物質(zhì)及重要的B族維生素等,對增強人體免疫力、預(yù)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很有好處。
文/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肺病科副主任 孫惠敏
編輯/管仲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