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異常必須引起重視
肝臟是一個相對“沉默”的器官,對感覺不夠靈敏。肝臟發(fā)生問題時,可能會伴有腹部不適、腹脹、食欲不振或乏力。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成人肝臟重1200克到1500克,位于右上腹,受胸廓保護。其結構復雜、功能多樣,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許多因素均可導致肝臟損傷,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不同的肝臟疾病。慢性肝病如不經(jīng)有效治療,部分會發(fā)展為肝硬化,少數(shù)患者甚至是原發(fā)性肝癌。因此,肝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那么,肝病包括哪些類型?
1.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經(jīng)消化道傳播,醫(yī)學上稱為糞—口途徑,也就是常說的病從口入。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肝炎,絕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完全康復,不留任何后遺癥。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經(jīng)血液途徑傳播的,如輸入帶有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安全的注射、無防護的性行為以及母嬰傳播等,既可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引起慢性肝炎。
2.酒精性肝病。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大于40克(相當于50度白酒2兩),女性大于20克(相當于50度白酒1兩),持續(xù)5年以上,就很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病。其表現(xiàn)輕重不一,有輕微的酒精性脂肪肝,也有嚴重的酒精性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這種病主要由于肥胖和能量過剩引起,同時伴有炎癥。
4.藥物導致的肝損傷。在臨床上也很常見,無論是化學合成藥(西藥)還是中草藥,均有可能造成肝損害,應引起警惕。
5.自身免疫性和遺傳代謝性肝病。此兩類疾病相對較少見,有的甚至罕見,診斷困難。
肝臟是一個相對“沉默”的器官,對感覺不夠靈敏。肝臟發(fā)生問題時,可能會伴有腹部不適、腹脹、食欲不振或乏力;損傷比較重時,還會出現(xiàn)尿色加深、皮膚和鞏膜黃染;慢性肝病患者還會出現(xiàn)肝掌和蜘蛛痣。但是,許多慢性肝病患者癥狀很輕微,甚至沒有任何臨床癥狀,只是在進行肝功能化驗或肝臟超聲檢查時才被發(fā)現(xiàn)。
對于有上述表現(xiàn)而懷疑有肝臟疾病者,主要通過化驗和肝臟超聲檢查來確定是否有肝病、是什么肝病。
常用的肝功能試驗指標主要包括:反映肝細胞損害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反映膽管系統(tǒng)損害的γ—谷氨酰轉肽酶(GGT)、血清堿性磷酸酶(ALP)和膽紅素(Bil),以及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時間(PT)。一旦發(fā)現(xiàn)上述指標異常,應及時就診。
肝臟的影像學檢查,最常用者為腹部超聲,必要時可采用計算機體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等檢查,來發(fā)現(xiàn)有無肝硬化、肝占位及血管和膽管異常。有時還需進行肝臟彈性測定,以確定肝纖維化及脂肪肝的嚴重程度。肝病的病因診斷最重要,是確定治療策略和治療方案的基礎。例如,通過化驗病毒性肝炎項目可確定病毒性肝炎的類型。有時為明確病因還需進行肝臟穿刺,獲取肝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學診斷。
如果發(fā)現(xiàn)肝功能異?;蚋闻K超聲檢查異常,不宜盲目服用所謂“保肝”藥物,而是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肝病科或感染科就診,盡量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找出導致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