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治療
建立通暢的氣道通暢氣道是治療呼吸衰竭的基石!要想改善通氣,第一步就得想方設法通暢氣道,正所謂“路通財通”.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方法主要有:(1)若患者昏迷,應使其處于仰臥位,頭后仰,托起下頜并將口打開。這看起來簡單,但臨床上并非每個醫(yī)護人員都會嚴格遵循。(2)清除氣道內(nèi)分泌物及異物,對于呼吸科病人來說,這最主要就是清除痰液,或胃內(nèi)反流物,同時要預防嘔吐物反流至氣管;口咽部護理和鼓勵患者咳痰很重要;對于痰多粘稠的患者,要多翻身拍背協(xié)助咳痰,很多老年人咳嗽無力,無法順利排痰,必要時可以用纖支鏡吸痰。清除痰液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是關乎成敗的重要措施。(3)若以上方法仍效果不佳,可以建立人工氣道:包括簡便人工氣道(口咽通氣道、鼻咽通氣道、喉罩)、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后兩種又屬于氣管內(nèi)導管,是重建呼吸道最可靠的方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口咽通氣道,特別是舌根后墜的肥胖患者。
除了以上物理方法通暢氣道外,還可以通過藥物方法,如解痙平喘、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β2受體激動劑 抗膽堿能藥物),還可考慮聯(lián)合霧化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主要是布地奈德),也可靜脈用藥。
氧療
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應給予氧療,氧療可糾正低氧血癥、降低呼吸功能、降低心臟負荷等。通常PaO2升高到50-65mmHg,SaO2升高到85%以上即可保證組織細胞的氧代謝需要,達到相對安全的水平。由于氧解離曲線呈“S”型,當PaO2達到60 mmHg時,該點在曲線的陡坡上部,接近平坦部位,此時再升高PaO2對SaO2的影響很小,故不需為了升高PaO2而采取激進的措施,以免導致CO2潴留的危險。
氧療主要用于肺泡氣氧分壓降低所致的呼吸衰竭,但嚴重貧血、心功能不全、休克等運輸障礙所致的組織缺氧,常規(guī)氧療只能部分緩解缺氧,而對于因呼吸功能障礙所致的組織缺氧常規(guī)氧療無效。
鼻導管或鼻塞給氧,吸氧濃度為FiO2=21 4X吸氧流量(L/min)(由于受到呼吸頻率及潮氣量的影響,濃度計算未必準確);面罩給氧,吸氧濃度可以較高。
缺氧不伴CO2潴留(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應給予高濃度吸氧(FiO2>35%);缺氧伴明顯CO2潴留(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應低濃度(FiO2<35%)持續(xù)給氧。氧療時注意動脈血氣的監(jiān)測。
需要注意的是氧療過度是有危險的。有報道稱:吸入氧濃度>80%,超過48 h,或者吸入氧濃度>60%超過3天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肺泡萎縮和肺氧合功能下降。故從臨床角度來看,將吸入氧濃度控制在50%以內(nèi),出現(xiàn)氧中毒的機會就較小了。
呼吸興奮劑的應用
雖然現(xiàn)在使用治療呼吸興奮劑呼吸衰竭已逐漸減少,但仍有使用,使用時必須保持氣道通暢,否則會加重呼吸肌疲勞,加重CO2潴留。興奮劑用于中樞抑制為主、通氣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宜用于肺換氣功能障礙(比如嚴重肺炎、肺水腫、肺間質(zhì)纖維化等)為主所致及慢阻肺所致的呼吸衰竭。
機械通氣
缺氧和CO2潴留都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機械通氣可糾正缺氧和CO2潴留,挽救患者生命且為治療原發(fā)病贏得時間。因此,機械通氣是治療各種類型呼吸衰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上呼吸機的合適時機?很多人對機械通氣有消極的態(tài)度,認為只有當自主呼吸停止或十分微弱的時候才考慮機械通氣,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對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應積極應用機械通氣,避免缺氧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機械通氣的適應證是: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減弱、嚴重呼吸困難伴低氧血癥(PaO2<60mmHg)或者是極度呼吸窘迫、II型呼吸衰竭伴肺性腦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且無力咳痰的患者應盡早建立人工氣道。
病因治療
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fā)疾病很多,在治療呼衰的同時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適當?shù)闹委煷胧?,比如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那么抗感染治療是勢在必行的?br/>
特殊情況的處理
1、糾正酸堿平衡失調(diào)和電解質(zhì)紊亂,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氣量,一般不需要補堿。但這類病人往往同時有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低氧血癥、血容量不足等引起周圍循環(huán)障礙所致),這些情況則可適量補堿,使得pH在7.25左右就可以。
2、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常常是因為機械通氣不當,使得CO2排出太快,或者補堿藥物過量所致,治療上可適當補氯和補鉀。
3、呼吸衰竭若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支持,易發(fā)生感染,也影響機體恢復,故搶救時應常規(guī)鼻飼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以及適量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飲食;必要時靜脈高營養(yǎng)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