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的嗓音疾病
關注兒童的嗓音疾病(張帥,中南大學耳鼻咽喉科嗓音學博士,副教授)眼下又快到“六一”兒童節(jié)了,小朋友們圍繞節(jié)日的各項活動也越來越多,而因嗓子的毛病來就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我們需要對兒童嗓音疾病引起足夠的重視,更好地呵護“祖國的花朵”。
這里我們就兒童嗓音的常見疾病及處理辦法進行分析,給廣大家長和老師提供參考:
(一) 聲帶息肉,聲帶小結 這是引起兒童聲音嘶啞最為常見的原因,而產(chǎn)生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用嗓過度或用嗓不當。小朋友在學校或家里的時候活潑好動,愛大喊大叫,有的甚至一發(fā)脾氣,哭喊的時間很長,這樣的話會對聲帶造成損傷,引起其充血水腫,甚至粘膜下出血,進而發(fā)展到聲帶息肉和聲帶小結。耳鼻喉科醫(yī)師可以通過纖維喉鏡來確診。對于兒童來說聲帶息肉和小結的處理要特別謹慎,因為8歲以前,聲韌帶未完全形成,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考慮手術治療的,以免對兒童的正常聲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治療的方法主要是禁聲休息,必要時做做霧化,也可以配合服用中成藥如金嗓散結丸等。
(二) 聲帶炎 很多患兒因感冒或喊叫過多有關,表現(xiàn)為聲帶充血水腫。治療方法主要是禁聲休息。如同時患有感冒,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并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三) 喉乳頭狀瘤 這是引起兒童聲音嘶啞常見但也是非常棘手難以處理的一種疾病。由人乳頭狀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復發(fā)性和種植轉移性,所以臨床上一旦發(fā)現(xiàn)喉乳頭狀瘤,則要反復手術,有時小孩從3歲開始,一直做到10歲,過多的手術同時也帶來很多問題,如聲帶損傷,粘連,氣管種植轉移等。這類病人常見于父母有不良生活史的家庭,這也需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關心孩子需要從自我做起。這些病人在首次手術后一定要定期復查(最好1個月內(nèi))。在乳頭狀瘤復發(fā)不大的情況下就處理,效果也較好,只是所需的費用也頗高。
(四) 先天性喉鳴 多見于嬰幼兒。由于缺鈣或發(fā)育不良引起。多數(shù)患兒除吸氣時喉鳴和有凹陷癥狀外,一般情況良好,哭聲及咳嗽聲正常,無嘶啞現(xiàn)象。只是在臨床上檢查較為麻煩,因為嬰幼兒行纖維喉鏡或直達喉鏡檢查較困難,而CT更難檢查。因此對于出現(xiàn)喉鳴的嬰幼兒,只要不沒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可采取先觀察,同時采取補鈣,增加營養(yǎng)等辦法來處理,而并不急于做檢查。
(五) 先天性喉蹼 這是一類很少見的引起嬰幼兒聲嘶的疾病。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聲嘶,哭鬧時可見明顯的喉鳴和吸入性呼吸困難,有的可引起窒息。必要時可行直達喉鏡檢查,需盡快處理粘連聲帶的蹼狀膜。
2011年5月發(fā)表在湖南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