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與孩子視力
由于手機上的字和圖片視標的設計都是按照成人來設計的,而孩子的視力發(fā)育是像身高一樣逐漸遞增的。如2歲的孩子僅有0.4左右的視力,每天玩手機看相對于他們來說小得多的圖片文字該有多累。而當專注于手機屏幕里的內容時,眼睛會不知不覺地離手機屏幕越來越近,這樣會使眼睛聚焦時的角度增大,造成眼睛的睫狀肌收縮的幅度增大。
時間一長,睫狀肌就容易產生疲勞,引起調節(jié)痙攣(假性近視),再繼續(xù)發(fā)展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干眼癥
正常人每分鐘要眨眼10-20次,每次眨眼的時間約0.2-0.4秒。眨眼能夠促使淚腺分泌淚液,同時通過眨眼的動作,將淚水均勻地涂抹在角膜和結膜上,形成淚膜,使角膜與結膜能夠保持濕潤,避免干燥。
而專注于手機屏幕時,眨眼次數將比正常情況下減少,這勢必導致淚液分泌減少,這會讓眼球暴露在干燥空氣之中,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干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xiàn)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癥狀,長時間下來就會出現(xiàn)干眼的問題。
視疲勞
手機里的內容不斷變化,屏幕內的光源分布不均勻或閃爍不定,字體圖像相對較小、較細,再加上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這些都容易造成視疲勞。
如果周圍環(huán)境昏暗,手機屏幕亮時,對眼睛的損害就更大了。
結膜炎
長時間保持固定低頭的姿勢玩手機,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導致眼部結膜血管輕度充血,由此誘發(fā)結膜組織的慢性炎性病變,造成慢性結膜炎。
孩子長期玩手機平板,不單對眼睛有傷害,
對于正處于發(fā)育期的兒童常長時間低頭,
還有可能引起頸椎曲度變直。
那父母應該如何應對“手機控”和“平板控”的孩子?
父母要以身作則
小孩迷上手機、平板的原因,大部分是父母的縱容和不良的榜樣。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下班回家后,爸爸媽媽們請將手機和平板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幫孩子戒掉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試想下父母自己手里還玩著手機,一邊卻要求孩子別玩,這有說服力嗎?就更別提那些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了。)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沒人陪同玩,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當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根本停不下來”時,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教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不錯方法。
規(guī)定時間與違規(guī)懲罰
對于已經學會玩電子產品的孩子來說,極度嚴格地禁止使用或是放縱孩子隨便玩其實都是不理性的。
父母要做的是幫孩子掌握好“度”。
可以給孩子規(guī)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10分鐘,如果不按時歸還,下次就沒得玩,慢慢地讓孩子習慣于遵守規(guī)矩。再逐漸過渡和他講道理,多陪伴,讓親子時光完全取代手機。
?
?
?






閩公網安備 3501020200098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