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EB病毒感染相關(guān)疾病診斷標準
兒童EB病毒感染相關(guān)疾病診斷標準EB病毒(Epstain-Barr virus,EBV)是一種雙鏈 DNA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 亞科,人感染 EBV后建立終身潛伏感染,人群感染率超過 90%。EBV是一種重要的腫瘤相關(guān)病毒,與鼻咽癌、淋巴瘤等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
IM診斷標準
以第7版《實用兒科學》的診斷標準為依據(jù),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外周血象和血清學檢查確診。伴多臟器功能損害的IM病例為重癥IM。目前對重癥IM診斷無統(tǒng)一標準,有研究認為伴有至少2個系統(tǒng)受累即可診斷為重癥IM。
有以下臨床特征時高度重視:
(1)持續(xù)高熱(>1周),肝脾明顯腫大;
(2)外周血象2系或3系顯著下降,但未達到EBV-HLH標準;
(3) 轉(zhuǎn)氨酶顯著異常,尤其是乳酸脫氫酶(LDH)顯著增高;
(4) 呼吸和吞咽困難,并發(fā)胸腔積液、肺炎等;
(5) 心電圖異常,心肌炎。
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診斷標準
(1)有持續(xù)或反復(fù)發(fā)作的IM表現(xiàn),即發(fā)熱、持續(xù)性肝功能損害、多發(fā)性淋巴結(jié)病、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視網(wǎng)膜炎、間質(zhì)性肺炎、牛痘樣水皰及蚊蟲過敏等癥狀持續(xù) 3 個月以上。
(2)EBV感染及引起組織病理損害的證據(jù)如滿足下述標準中的1條或1條以上:
①血清EBV抗體滴度異常增高,包括抗VCA-IgG≥1:640 或抗EA-IgG≥1:160, VCA/EA-IgA陽性;
②在感染組織或外周血中檢測出 EBER-1 陽性細胞;
③外周血 PBMC 中 EBV-DNA 水平高于 102.5 拷貝/g DNA;
④受累組織中EBV-EBERS原位雜交或EBV-LMP1免疫組化染色陽性;
⑤ Southern 雜交在組織或外周血中檢測出EBV-DNA。
(3) 排除上述臨床表現(xiàn)系由其他已知疾病所致。
EBV 相關(guān)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
(EBV-HLH) 的診斷
(1)HLH 診斷標準依據(jù)HLH-2004方案, 即符合以下8 項中的 5 項可診斷 HLH:
①發(fā)熱;
②脾臟增大;
③外周血至少兩系減少(血紅蛋白<90 g/L、血小板<100 ? 109/L、中性粒細胞<110 ? 109/L);
④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⑤骨髓、脾臟或淋巴結(jié)中有噬血現(xiàn)象;
⑥NK細胞活力降低或缺乏;
⑦血清鐵蛋白≥500 mg/L;
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 U/mL。
(2)對有下列 2 項之一者認為具備了 EBV感染證據(jù):
①血清學抗體檢測提示原發(fā)性急性 EBV 感染或活動性感染;
②分子生物學方法包括 PCR、原位雜交和 Southern雜交等在患者血清、 骨髓、 淋巴結(jié)等受累組織檢測 EBV為陽性。
在兒童, 非腫瘤性 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動性 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及EBV相關(guān)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EBV-HLH),后兩種疾病是較為嚴重的 EBV感染相關(guān)疾病, 預(yù)后不良。
EBV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jīng)輸血傳染。原發(fā)EBV感染時,EBV 首先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nèi)增殖,然后感染附近的 B 淋巴細胞,受到感染的 B 淋巴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可以造成全身性感染。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PBMC) 被用來檢測 EBV 載量,PBMC 中 EBV-DNA 水平有助于 CAEBV 的診斷,EBV-DN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和預(yù)后有關(guān)。
EBV 是一種人類普遍易感的皰疹病毒,患兒體內(nèi) B 淋巴細胞是EBV侵犯的靶細胞。EBV感染B淋巴細胞,被感染的 B 細胞傳遞病毒抗原信息,引起強烈的T細胞免疫反應(yīng)。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EBV感染的控制作用主要通過細胞免疫來實現(xiàn),目前認為T細胞免疫對控制EBV感染起決定性作用。
EBV 感染后細胞免疫功能紊亂是各種疾病類型的發(fā)病機制,持續(xù)異常免疫狀態(tài)特別是T細胞亞群異常與臨床病情惡化有關(guān)。EBV 感染引起的嚴重器官功能損傷與機體免疫失衡有關(guān),可能尤其與 CD4 及B細胞降低顯著相關(guān)。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1020200098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