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煙、喝酒、嚼檳榔...每一項嗜好都讓你通向口腔癌深淵!
作為一名口腔頜面外科醫(yī)生,門診中經(jīng)常遇到因嘴里長了東西,懷疑腫瘤,特地過來檢查的患者。其中有不少疑似腫瘤,但最后才發(fā)現(xiàn)虛驚一場的例子。前段時間,門診時來了一位阿婆,因嘴里長了個東西,擔心是腫瘤,所以特地過來檢查。仔細檢查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腫瘤,而是因她帶了不合適的假牙引起的。
口腔癌的患病率與我們所熟知的肺癌、肝癌、乳腺癌相比相對較低,但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
口腔癌是可防可治的,在確診的絕大多數(shù)口腔癌患者中,都離不開抽煙、喝酒、嚼檳榔這些不良嗜好。
抽煙、喝酒、嚼檳榔...每一項嗜好都通向口腔癌深淵!
據(jù)統(tǒng)計,在中國每年約有7.5萬人患上頭頸癌,其中口腔癌就占了半數(shù)以上。①
口腔癌的致癌因素非常復雜,但如果一定要揪出口腔癌的罪魁禍首,那一定是嚼檳榔、抽煙、喝酒這三大不良嗜好。
事實上,口腔癌本身是一種發(fā)病率較低的癌癥,可是由于湖南、海南等省份的居民熱衷咀嚼檳榔這一早被明確列為一級致癌物的東西,口腔癌的確診病患相對較高。
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每年接診的口腔癌患者數(shù)就超過1000例,其中近20%的患者就有過咀嚼檳榔的嗜好。
(網(wǎng)友評論)
在口腔醫(yī)學界,檳榔與口腔癌的發(fā)病密切相關,這已經(jīng)成為共識。長期食用檳榔不僅會產生依賴性,還可能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蘚以及口腔癌等疾病。其中,咀嚼檳榔引起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是一種癌前病變,經(jīng)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yōu)榭谇荒[瘤。
另外,煙和酒對口腔黏膜的刺激也不容忽視,抽煙和喝酒可加重口腔黏膜的惡性病變,并且已有研究證明,抽煙與喝酒有1+1>2的協(xié)同致癌作用。
在去年年初,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也明確提到“實施口腔疾病高危行為干預。加強無煙環(huán)境建設,全面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嚴格公共場所控煙監(jiān)督執(zhí)法。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qū),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br/>
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也是容易忽視的致癌因素!
據(jù)文獻顯示,高達70%的口腔癌是由癌前病損或者癌前病變發(fā)展而來的,例如口腔白斑、口腔紅斑、扁平苔蘚等癌前病損是我們尤其需要關注的。
此外,口腔內的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比如牙尖、不合適的假牙等長期慢性的刺激,也是口腔中重要的致癌因素。有統(tǒng)計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這些刺激因子會損傷口腔,口腔內相應部位經(jīng)長期慢性刺激后會有發(fā)生癌變的可能,尤其常見于舌部和頰部的口腔癌。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來門診檢查的阿婆,她正是因為所帶的前牙假牙做得不規(guī)范,導致對口腔黏膜造成反復的刺激,進而出現(xiàn)了黏膜反應性的增生。
幸運的是檢查結果排除了口腔癌的可能,但不合適的假牙等不良修復體對口腔黏膜的刺激不容忽視。有調查顯示,在口腔癌患者中,老年人占據(jù)了半壁江山,比例高達70%以上,這一數(shù)字也實在觸目驚心。而其中的病因之一就是不良的修復體或殘余尖銳的牙冠或牙根的慢性刺激。
所以,戒除抽煙、喝酒、咀嚼檳榔的不良嗜好,及時處理口腔白斑、口腔紅斑、扁平苔蘚等癌前病損,及時去除口腔內的殘根殘冠和不良修復體,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才能在根本上預防口腔癌。
5個口腔癌典型癥狀,值得關注!
目前,口腔癌總體5年生存率在50%左右②,如果是一些早期且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70~80%以上,但如果是中晚期才確診并且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治療效果和5年生存率大打折扣,約為20%~30%。③
因此,口腔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對于提高治愈率顯得尤為關鍵。口腔癌發(fā)生時,有一些比較典型的癥狀,請別忽視。
1. 經(jīng)久不愈的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很常見,特別是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少患者深受其困擾。但是普通的潰瘍與癌性的潰瘍是有所不同的,普通的潰瘍,包括復發(fā)性阿弗他潰瘍,通常在一到兩周內能夠自愈。
而超過2周不愈的潰瘍,且臨床上不能診斷為其他潰瘍者,應考慮癌性潰瘍的可能,這一類的潰瘍好發(fā)于舌腹、舌緣、頰部、口角區(qū)、軟腭等,潰瘍淺或深,四周邊緣隆起、中央凹凸不平,且質地較硬,有壞死組織的覆蓋,可伴有頦下、下頜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等。
2. 口腔內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硬塊或腫塊:
口腔內出現(xiàn)局部的腫塊是口腔癌中常見的的癥狀,而且通常這種腫塊在破潰之前是無痛的。
3. 不明原因的疼痛和牙齒松動:
早期的口腔癌一般是無痛或者僅有輕微的觸痛感,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時,或者伴發(fā)腫瘤潰瘍,甚至出現(xiàn)腫瘤壓迫周圍神經(jīng)時,疼痛會較為明顯。
此外,口腔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會破壞牙槽骨,導致牙齒出現(xiàn)松動。
4. 口腔功能受限:
如果腫瘤侵犯咬肌、顳肌等部位,可導致張口受限或舌頭活動受到限制。如舌癌晚期腫瘤侵犯舌下神經(jīng)可導致舌頭運動障礙或出現(xiàn)麻木,導致咀嚼、吞咽甚至說話困難等癥狀。
5. 口腔變色:
口腔內出現(xiàn)不能擦除的白斑或紅斑,應警惕。
總的來說,口腔癌早期癥狀一般不明顯,或很容易不重視,尤其是口腔潰瘍。所以,當有長期不愈的口腔潰瘍,應提高警惕,最好就醫(yī)檢查,以排除癌性潰瘍的可能。
文章來源于健康時報,首發(fā):健康時報
作者:范松,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擅長:口腔頜面-頭頸良惡性腫瘤,包括舌癌、牙齦癌、頰癌、口咽癌、頜骨腫瘤以及涎腺腫瘤等手術切除和同期功能性修復重建(股前外側瓣、腓骨肌皮瓣、腓骨肌筋膜瓣、前臂瓣、胸大肌瓣等各種游離和帶蒂組織瓣);頜骨放射性骨壞死修復重建;頜面頸部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血管瘤和脈管畸形綜合治療;顱頜面外傷救治。
參考資料:
①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www.genefish.cn statistics in China, www.genefish.cn: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115-132.
②Leemans C R, Braakhuis B J M, Brakenhoff R www.genefish.cn molecular biology of head and neck www.genefish.cn reviews cancer. 2011; 11(1): 9.
③Fan S, Tang QL, Lin YJ, et www.genefish.cn review of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contralateral neck metastases in oral squamous cell www.genefish.cn J Oral Sci. 2011; 3(4):180-91.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1020200098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