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隔缺損
【概述】心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為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女性較男性高2~4倍。在胎兒期房間隔存在第1孔(原發(fā)孔)和第2孔(繼發(fā)孔)允許血液自右房流入左房,出生不久應關閉。
【診斷要點】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缺損小者可無癥狀,較大缺損可有心悸、氣急、乏力、咳嗽、咯血,易患呼吸道感染,晚期可發(fā)生心力衰竭。
2.體征
(1)胸骨左第2肋間可聞及收縮期噴射性雜音及肺動脈噴射音(收縮早期喀喇音),雜音與肺循環(huán)血流量增多致相對性肺動脈瓣狹窄有關,一般無收縮期震顫。
(2)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并呈固定性分裂。
(3)右心增大,心前區(qū)(胸骨左緣)有抬舉性沖動。
(4)顯著肺動脈高壓,可有相對性肺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舒張期雜音。
(5)右心血量增多,可出現(xiàn)相對性三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的心臟雜音。
(6)第1孔缺損伴二尖瓣裂,心尖部可聽到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收縮期反流性雜音。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X線檢查可見:
①肺血多、肺動脈增粗,肺門血管影粗且搏動強烈(肺門舞蹈征),肺動脈圓錐突出;
②右房右室擴大,主動脈影縮??;
③伴二尖瓣狹窄時,肺動脈呈瘤樣擴張。
2.超聲心動圖檢查
超聲心動圖可見房間隔連續(xù)性中斷。右房右室增大,肺動脈增寬。M型超聲可見左室后壁與室間隔同向運動。彩色多普勒可證實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的部位及分流量。
其他檢查
1.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心電軸右偏,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者多見(約占90%)。右心房擴大可致P波高尖??捎蟹繐浠蚍款?,第1孔型缺損可伴P-R間期延長。
2.右心導管及造影
右心導管檢查示右房、右室及肺動脈血氧含量均較腔靜脈血高1.9%容積以上,或血氧飽和度相差8%以上;導管可從右房經(jīng)缺損進入左房,第1孔型缺損導管可從右房直接進入左室;右室及肺動脈壓增高。肺動脈至右室壓力曲線連續(xù)記錄可排除肺動脈口狹窄。
【治療概述】
手術治療
主要治療方法為房間隔修補術,手術時機應選在5~15歲,臨床癥狀明顯及(或)心電圖和X線有明確改變,且心導管檢查證實分流量達肺循環(huán)血流量的40%以上者,宜早期手術治療。有顯著肺動脈高壓,尤其出現(xiàn)右向左分流者,不宜手術治療。
【預后】
預后取決于心房水平分流量的大小。缺損大者易產生顯著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衰竭。病人可發(fā)生心房顫動或房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1020200098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