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
難免會得一些常見病,
因而大多數(shù)的家庭或多或少會備一些常用藥,
以解燃眉之急。
那寶寶的常備藥都有哪些呢?
小薇今天就來推薦推薦~
一般來說,發(fā)熱、咳嗽、鼻塞、腹瀉、便秘、濕疹等都是寶寶的常見現(xiàn)象。所以要推薦的藥物,也是針對以上情況,而列舉的7類常用藥物。
1、退燒類——解熱鎮(zhèn)痛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
即撲熱息痛,常見名稱是泰諾林。通常用于兩歲以下兒童和普通發(fā)熱,如38.5度以上時是首選。
注意:
用量一定要參照說明書或遵醫(yī)囑,一般給藥間隔4-6小時,24小時不超過4次。
布洛芬:
有口服混懸液和屁屁栓兩種,常見名稱是美林。通常用于發(fā)生高熱的3歲以上兒童,如39℃以上的發(fā)熱情況。
注意:
用藥間隔6-8小時,使用時參照說明書或遵醫(yī)囑即可。
2、止咳化痰類——鎮(zhèn)咳祛痰藥物
鹽酸氨溴索:
簡稱“氨溴索”,常見名稱是沐舒坦。兒童常見于口服溶液,適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
注意:
最好是在進餐時間服用,并應參照說明書或遵醫(yī)囑。
氫溴酸右美沙芬:
為鎮(zhèn)咳類非處方藥藥品,作用于呼吸中樞,抑制咳嗽。
注意:
11 歲以下兒童使用時需咨詢醫(yī)師,不建議給6歲以下兒童服用。
3、緩解鼻塞類——鼻腔噴霧劑
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
常見名稱是諾斯清。適用于鼻腔干燥、鼻塞、鼻癢、流涕、鼻出血等鼻腔不適癥。
注意:
購買時要選擇兒童專用產(chǎn)品,6個月以下的寶寶建議遵醫(yī)囑使用,開封后應盡快使用。
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
常見名稱是達芬霖。適用于2-6歲的兒童所出現(xiàn)的鼻腔嚴重阻塞、鼻粘膜充血腫脹等情況。
注意:
使用時應遵醫(yī)囑,2歲以內(nèi)兒童禁用;連續(xù)使用時間不宜超過7天;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嚴重器質(zhì)性和代謝性疾病的患者慎用。
4、緩解腹瀉類——止瀉藥物
口服補液鹽:
即口服補液鹽III(博葉)。不僅能預防和治療輕中度脫水,還能有效減少糞便量。
注意:
一定要按說明書沖調(diào)服用。如果寶寶腹瀉的同時出現(xiàn)劇烈嘔吐(無法口服補液)、無尿或脫水程度加重等,應立刻去醫(yī)院輸液補液。
蒙脫石散劑:
常見名稱為思密達。適用于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有很好的止瀉效果。
注意:
一定要遵醫(yī)囑。當寶寶不再拉稀時,就可以停用了,以免過量服用導致便秘。
微生態(tài)制劑:
常見名稱是媽咪愛。是兒童專用藥品,適用于因腸道菌群失調(diào)引起的腹瀉、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
注意:
服用本品一般需要持續(xù)7-14天才能見效,在寶寶腹瀉和便秘的時候都可以使用。
5、緩解便秘類——導瀉藥物
開塞露:
主要由甘油組成,適合各年齡段的寶寶使用。甘油可以起到刺激腸壁、軟化大便的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緩解便秘。
注意:
寶寶便秘如若沒有很嚴重,就不要用上開塞露了;情況嚴重要使用時,也一定要遵醫(yī)囑。另外,使用的頻率也不要過于頻繁。
乳果糖: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雙糖,在人體內(nèi)不會被腸道吸收卻可以保留在大便中,起到稀釋軟化大便幫助排出的作用。
注意:
不能長期服用,一定遵醫(yī)囑。剛開始服用時可能會腹脹,一般來說繼續(xù)治療后腹脹現(xiàn)象會消失。
6、抗過敏類——抗過敏藥物
★
氯雷他定:
常見名稱是開瑞坦。用于過敏性鼻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過敏性結膜炎、花粉癥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
注意:
藥效較長,2歲以下的寶寶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7、皮膚護理類——皮膚外用藥
碘伏:
是皮膚消毒殺菌的首選外用藥,碘伏比酒精刺激小,特別適合嬰幼兒。
注意:
禁止口服,禁止與紅汞等拮抗藥物同用。
0.1%丁酸氫可的松軟膏:
也叫尤卓爾軟膏。可以用于治療嬰幼兒中重度濕疹、尿布疹等皮膚問題。
注意:
應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不得用于皮膚破潰處,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此外,感染性皮膚病也禁用。
爐甘石洗劑:
主要成份為爐甘石、氧化鋅,用于蕁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癢性皮膚病,也可用于蚊蟲叮咬后的止癢,不同年齡段嬰幼兒可以安全使用。
注意:
不建議用于濕疹止癢,因為隨著水分蒸發(fā),會讓皮膚更干燥。用時搖勻,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如正在使用其它藥物時,使用本品前應向醫(yī)師或藥師咨詢。
莫匹羅星軟膏:
常見名稱是百多邦。適用于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例如:膿皰病、癤腫、毛囊炎等,在細菌感染的情況都可以使用。
注意:
使用時應咨詢醫(yī)師或藥師,如使用一療程后,癥狀無好轉(zhuǎn)或加重,應立即去醫(yī)院就醫(yī)。
此外,體溫計、無菌紗布、棉球、3M膠帶(寶寶專用)、消毒酒精、創(chuàng)可貼、防蚊產(chǎn)品、喂藥滴管、風油精等也可以納入清單,以備不時之需。
但需要提醒的是:
小薇雖列了這些藥物,但并不是要你照單抓藥。小薇只是為了想讓你們多知道這些藥的用途,好在你需要時就能夠快速記起來。
另外,用藥還需謹慎,
一定要遵醫(yī)囑,否則危害多多~
所以,
寶寶用藥還需要注意這些:
重點來了~
選藥時
不服成人藥
如銀翹片、一些速效感冒藥等,即便是減少劑量也不行。
因為小孩肝臟還未成熟、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也還沒發(fā)育完全,對藥物的解毒及清除能力遠不如成人。
不濫用退燒藥、維生素、抗生素
● 濫用退燒藥,會容易掩蓋癥狀,使疾病難以診斷。
● 濫用藥用維生素,如脂溶性維生素,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甚至毒性反應。
● 濫用抗生素,如長期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會對小孩聽神經(jīng)造成影響,引起眩暈、耳鳴,甚至耳聾;長期使用氯霉素,或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送服時
不剝?nèi)ト芤禄驂核榉?/strong>
以免對胃有刺激或產(chǎn)生不良反應。
不用果汁或糖送服
● 果汁中的果酸會中和堿性藥物,或使藥物提前分解,降低藥效;
● 糖會抑制某些藥物的藥效,干擾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在腸道的消化吸收,有時還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
喂藥時
不強行灌藥
比如在小孩哭鬧或捏著小孩鼻子讓其服藥,易嗆入氣管,輕則引起呼吸道肺部發(fā)炎,嚴重的會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險。
不靜睡喂藥
小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未完善,受外來刺激時適應性調(diào)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時喂藥,藥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經(jīng),會反射引起喉部痙攣。
不過量服藥
一旦擅自加大劑量,會引起小孩臟器中毒。如鎮(zhèn)痛類藥物服用過量,會傷及肝臟(中毒性肝炎)。
最后,再強調(diào)一遍:
用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遵照醫(yī)囑。
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病情嚴重,及時就醫(yī)是最穩(wěn)妥的。
點個贊再走!
我知道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