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南吃大米北吃面”。
南方人愛吃米飯
有米飯才算是一頓正餐

(圖片來源giphy)
而北方人更習慣吃面食
更是把面食的制作發(fā)揮極致
比如面條、玉米餅子、饅頭等等

(圖片來源giphy)
不過,要問吃米好還是吃面好?
那就免不了一番爭論
有人說吃面食更容易發(fā)胖
有人說吃米飯容易升血糖
....
到底誰才是最佳主食?
今天小薇就來給大家好好揭秘~
米VS面,哪個更營養(yǎng)?
先上結(jié)論:在營養(yǎng)上,兩者差異不大。
因為米和面都是主食,主要任務就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為身體提供能量。
尤其是我們常吃的米和面,一般都是精細加工過的,可以提供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都很少。
剩下的營養(yǎng),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營養(yǎng)對比小薇給大家整理了表格: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2015版))√ 在營養(yǎng)價值上看,米和面差距并不大;
√ 要想主食吃的有營養(yǎng),建議粗細搭配可以選全谷雜糧(比如玉米、小米、糙米等全谷物;紅豆、蕓豆等豆類)替代部分精白米面。

米和面,誰更容易升血糖?
實際上,米飯和面都是升糖指數(shù)較高的食物。
不過它們倆的升糖指數(shù),還會受到加工方式、烹飪方法、是否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的影響。
01
加工程度
米飯的加工程度不同,米飯升糖指數(shù)高低也有一些差距:
胚芽米飯<蒸谷米飯<米飯+糙米<精白米飯
而面粉的升糖指數(shù)對比中,因為加工程度不同,也有差異:
全麥粉<標準粉<精白面粉
所以,越是精加工的米面,就越容易升糖。
02
烹飪方式
烹飪方式上,如果平時米飯和面食煮得太久、太軟爛,吃了消化速度快,餐后的血糖反應也更高。
03
搭配其他食物
單吃米/面,升糖相對較快,如果有搭配蔬菜水果,或者優(yōu)質(zhì)蛋白,比如肉蛋奶這些一起吃,會有助于降低血糖反應。
√ 不糾結(jié)誰更升糖,重在控制量和搭配其他食物;
√ 不管是米還是面,都不要烹飪太久、煮太軟爛;
√ 想控糖可參考《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糖尿病患者應該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占1/3。

米VS面,誰更養(yǎng)胃?
不管是米飯還是面條,都屬于容易消化的食物。
但只適用在偶爾吃多了大魚大肉,喝點粥或面條,不能長期把喝粥吃面條當作“養(yǎng)胃套餐”,如果腸胃一直不需要蠕動消化食物,反而會讓胃變“懶”,導致功能退化。
√ 米和面都屬于易消化食物;
√ 對不同人群而言,在米飯、面條的選擇上可以這么選:
對健康人群或消化不太好的人來說,米和面條作為主食,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有胃炎等胃部疾病的人來說,面條、粥是相對合適的主食;
對胃酸過多的人來說,加堿的面制品是更好的主食選擇;
對小麥過敏的人來說,就要避免攝入面條等小麥制品了。
PS:以上僅作為主食推薦,還需要搭配其他食物,保證營養(yǎng)均衡。

看完是不是發(fā)現(xiàn),在營養(yǎng)、養(yǎng)胃、升糖方面,米和面其實不分伯仲,大家可以按自己飲食習慣來吃,換著吃,控制量和學會搭配才是關(guān)鍵~
學會怎么健康吃米面,
記得給小薇點贊+在看吶~
你喜歡米飯還是面食?
歡迎留言區(qū)和小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