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立冬養(yǎng)生,一要溫補腎陽,二要潛藏陽氣。飲食上應以溫補為主,少食生冷、寒涼的食物。
羊肉就是很好的滋補佳品,性溫,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的功效。
相傳漢高祖劉邦畏懼嚴寒,冬天無論穿多厚的衣服,都會感覺寒冷。他的手下樊噲便為他燉了一鍋羊肉湯。劉邦喝下后全身冒汗,瞬間就不冷了。
此后劉邦每年都會喝羊肉湯驅(qū)寒,因此民間也形成了立冬喝羊肉湯的習俗。
立冬來上一碗「滋補羊肉湯」,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為了更營養(yǎng),小薇還搭配了3種具有不同功效的食材:
「沙參」和「玉竹」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陳皮」既能理氣健脾又能祛濕化痰。
這樣搭配不僅中和了羊肉的溫燥,同時溫中補氣、健脾暖胃,整道湯滋補不油膩。
趁著立冬,給自己和家人安排上這碗「滋補羊肉湯」吧~
所需食材
玉竹20g,沙參20g,蓮子20g
竹蔗50g,紅棗5顆,陳皮5g
白蘿卜100g,羊肉200g
▼
以上食材為2-4人份,喜歡吃羊肉的小伙伴可以多加一些羊肉哦~
制作步驟
1、玉竹、沙參,蓮子、陳皮、紅棗
一起浸泡,泡開即可
▼
(大約浸泡半小時)
2、用鹽水浸泡羊肉半小時,再搓洗干凈
▼
3、清洗干凈的羊肉冷水下鍋
加蔥、姜、料酒焯水
水開后撇去浮沫
▼
PS:這樣兩步可以有效的去除羊肉的膻味和血水
4、鍋中倒入羊肉
中小火炒至微微焦黃
▼
5、加入浸泡好的食材
白蘿卜塊和竹蔗一起燉煮
小火慢煮90分鐘
出鍋前記得加鹽哦~
▼
PS:煲羊肉時滴入幾滴白酒,即可去膻味,也可使肉酥爛得更快。
三分鮮甜,七分鮮美。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滋補羊肉湯」就好啦~
乳白的羊湯,外皮軟糯粘牙、肥而不膩的羊肉,鮮卻不膻,順著舌尖一直熱到胃里,驅(qū)散了秋冬的濕冷和一天的疲憊。
不過,羊肉盡量不要和以下幾種食物一起吃哦~
盡量不要喝茶
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馬上飲茶,容易引發(fā)便秘。
盡量不和南瓜一起吃
古籍中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一起吃容易“上火”。
盡量不和紅豆一起吃
同時吃可能會引起中毒。
盡量不和板栗一起吃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者嘔吐。
學會羊肉湯怎么做了嗎?冬季食用羊肉,更有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快去試試吧~
如果你有更好的去除羊肉膻味的小妙招,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喜歡今天的文章
記得幫小薇點亮【在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