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聽起來好像是一句特別養(yǎng)生的話~
但是,
飯后真的能隨心所欲地走嗎?
飯后百步走健康嗎
從人體生理消化功能來說,是不夠健康的。飯后我們的胃充滿了待消化的食物,此時須保證胃腸道有足夠的血液供應(yīng),以完成初步的消化。
如果飯后馬上走路,血液被運(yùn)送到全身其他部位以供給運(yùn)動系統(tǒng),胃腸的血液供應(yīng)就會相應(yīng)減少,且在運(yùn)動中胃部快速蠕動,把沒有經(jīng)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地推入小腸,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容易引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
這些人不適合飯后百步走!
老年人:
因消化功能較差,飯后立即走動會影響食物的吸收,而且會加重胃負(fù)擔(dān),長期可能會引起胃下垂。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
如果在飯后立即有大量的走動,有可能會引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
在飯后立即散步,容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會造成頭暈乏力甚至昏厥。
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患者:
在飯后立即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刺激胃壁,不利于胃黏膜修復(fù)。
貧血、低血壓患者:
在飯后立即散步可能會出現(xiàn)腦部供血不足,導(dǎo)致頭昏、目眩,甚至昏厥。
胃下垂患者:
飯后立即走動,會加重病情。
飯后馬上走路對健康有損傷,但是合理正確的飯后運(yùn)動,對于強(qiáng)壯骨骼、保持身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美國醫(yī)學(xué)學(xué)會也提出,堅(jiān)持每天30分鐘的行走,能夠提高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飯后應(yīng)如何走更健康
時間
? 飯后最好靜坐至少30分鐘后,再開始散步,一般30-60分鐘比較適宜。
? 睡前2小時最好不要散步,此時散步會讓身體處于活躍狀態(tài),不易于睡眠。
? 晚上7-9點(diǎn)散步最為適宜,太晚氧氣會變得稀薄,太早如剛吃完晚飯時,不適宜散步。
地點(diǎn)
? 選擇一條安靜又景色宜人的散步路線,如公園、江畔或者干凈的人工湖邊,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fù)離子,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
? 避免在車流量較大的街道散步,也不要選擇漆黑無人的小道,安全沒有保障。
熱身
在散步之前,可以稍微活動、舒展一下筋骨。扭扭頭、扭扭腰、踢踢腿、甩甩手,讓身體活躍起來,避免在走動的過程中受到傷害(特別是對膝蓋、腳踝等的損傷)。
姿勢
正確的姿勢,是很自然的,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需要過度的用力。
? 首先上體要伸直,頭位于身體正中間,并且頭要抬起來,眼睛看正前方;
? 挺胸收腹同時保持身體軀干的正常的生理曲度變化,擺動肩膀帶動雙臂自然而然,有節(jié)奏地前后交替擺動;
? 落地時讓腳跟先著地,然后才是全足著地,前腳著地瞬間,后腳尖同時踏出;
? 走路時,盡量讓膝蓋伸直至不需要受力的狀態(tài),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部只有一部分肌肉起到作用,更容易疲勞。
強(qiáng)度
(運(yùn)動量)
晚飯后不宜暴走,如果需要請?jiān)陲埡?小時再進(jìn)行。
? 老年人建議晚飯后散步2-3公里左右即可,一般達(dá)到微微冒汗即可。
? 年輕的小伙伴們可選擇快走,快走一般應(yīng)有40-60分鐘/次,心率維持在每分鐘120-140次,要達(dá)到出汗而又不至于喘不過氣來最佳。
裝備
? 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切忌選擇拖鞋、涼鞋等鞋底硬、會磨腳的鞋;
? 衣著最好比較寬松,有利于身體舒展;
? 隨身帶一小瓶白開水,在運(yùn)動過程中可以及時補(bǔ)充水分,切忌大口大口喝水;
? 低血糖患者等最好隨身帶點(diǎn)糖,散步也不要在離家太遠(yuǎn)的地方。
注意事項(xiàng):
? 冠心病患者在飯后1小時才可以散步,以慢走為宜;
? 有便秘、消化不良癥狀的人,在散步時可兩手順時針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60步,每次3-5分鐘;
? 倒著走對于鍛煉腰部力量有一定好處,但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這樣做并不安全;
? 有些老年人散步會使勁的甩動手臂,其實(shí)并沒有必要,手臂前后自然擺動最好。
溫馨提醒:飯后這些事情也不要做
不急于刷牙、洗澡;
不急于抽煙、飲茶、吃水果;
不急于松褲腰帶;
不急于開車;
不急于臥床。
今晚去散步,約嗎?